我们常听到有人抱怨:为什么懂得的道理那么多,却仍然事事不如意。
德尔文认为,这位朋友混淆了“懂得”与“习得”,两个概念看着相似,但本质有着很大的差异。
“懂得”仅仅止步于理解层面,只是学习的第一阶段,和“习得”所处的运用层面相隔一条巨大的鸿沟。
这时又会有人说:我们理解了一门知识后,不就能立马运用了吗?
对于上述问题,我的回答是:人们在懂得了新知识后往往情绪高昂,容易依靠“感觉”而非“现实”评判自己的能力。
“懂得”不代表运用自如,在能够娴熟使用所学技能前,还需要大量练习。
在本文中,我将学习细分成了理解、练习、运用、创造这四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该做的事情,且听我徐徐道来。
理解阶段
古言“君子善假于物”,意思是高手善于借助外物,我从这句箴言中推导出了以下两点:
- 高手能从外界发现有价值的事物。
- 高手知道如何借助外界的力量。
简而言之就是:高手善于察觉并洞悉陌生领域的规律。
有规律的现象容易被人理解,所幸大多数知识是存在规律的,想学好一门手艺、技能,研究其中的规律会让我们事半功倍。
我认为,在入手新领域的知识前,最好将“充分理解”定为首要目标,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发现规律才能对症下药。
理解阶段有两个主要任务:
一是对所学领域有全方位的了解,并搞清楚自己想研究的主题处于哪条分支。比如做实盘交易之前,如果知道现今活跃的交易流派,则更容易构建出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
二是理解该领域的基础核心逻辑,并记忆必要的知识点。比如想流畅地使用五笔输入法打字,就得记住所有字根和与之对应的键位。
理解阶段的意义在于降低试错成本和借鉴集体智慧的力量:
我认为该阶段最大的价值是减少试错的代价。任何草率的尝试都有成本,金钱、时间、精力都是宝贵的资源。生活中有太多例子,因为主人公缺乏最基本的认知,不重视理论学习,因而晾成了悲剧。比如有人想做投资,不研究交易的规律,而是跟风买入涨势极好的个股,结果损失了大量资金。
有时当某人陷入迷茫境地时,是因为他无法独自思索出脱离困境的方案。而“理解”有助于集思广益,发现未曾设想的解题思路。不将“理解”放在学习的首位,容易深陷“见识的孤岛”,与伟大的集体智慧失之交臂。正所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练习阶段
在理解了所学领域的基础概念与知识点后,就要开始主动练习。
在我看来,练习是造就高手和普通人差距的主要原因。高手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前者将闲暇时间用于刻意练习,精进自己的手艺。
练习阶段可分为两部分:探索与精进。
“探索”位于理解阶段与运用阶段之间,任务是摸索理论知识的正确用法。仅靠理解,我们无法熟练使用知识的力量,所以要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论,就像打着火把在黑暗的洞窟中寻找方向。
“精进”则位于运用阶段之后,任务是让解决问题的技巧更加高效。精进的前提是对理论知识已经有了较深的理解,知道怎么解决问题,只不过想要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罢了。
练习阶段的意义在于锻炼毅力与提升效率:
长久的练习可以让人把注意力放在自我提升上,高手之所以是高手,是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练习。随着他们技艺的提升,更容易产生正向收益,有了正反馈,练习就不再是枯燥痛苦的活动,于是在外人看来,他们就如同有了钢铁一般的毅力。
练习能提升对知识的熟悉程度,久而久之,在面对各种复杂的局面时,大脑能够更快地作出反应,直接切中问题的要害。
运用阶段
现实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充斥着不确定性,而运用阶段旨在消弭各种不安要素,增加成事的概率。
我之所以把“运用”定义为学习的第三阶段,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实战中,会发现理论阐述的内容与真实环境有很大出入。
大多数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运用阶段也并非单纯地“使用知识”那么简单。
运用阶段的任务,一是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二是需要评估之前“理解”与“探索”的质量。
如果实战不能解决问题,则说明,要么知识的理解出了偏差,要么练习的方法错了,要么所学内容属于伪命题。
这时应及时止损,想办法修正出错的认知。
运用阶段的意义在于对抗遗忘和修正理解误差:
刚学会的知识,如果缺乏运用场景就会被遗忘,细节多的知识尤其如此,主动使用所学知识能帮助我们对抗遗忘。比如我学完数据分析的课程后,发现这项技能并没有用武之地,在生活中,没有大量可供研究的数据,也用不上太复杂的分析方法,所以该忘的早已忘记。
人们难以评估理论知识的准确性,建立在错误基础上的练习是无效且有害的。在该阶段,我们要认真评估所学知识,并不断调整练习的方式,直至问题解决。
创造阶段
严格来说,创造也分两种类型。
一是用已掌握的知识创制作品,我称之为“创作”;二是跳出旧有框架,创立新的知识体系,我称之为“开创”。
我们在谈“创造”时一般泛指“创作”,“开创知识”看似很酷炫,但标新立异总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且需要天赋和深厚的功底。在学习中若能抵达创作阶段,已然足够。
“创作”比“运用”更消耗脑力、时间、精力。如果“运用”是被动式解决刚需问题,那么“创作”就是主动利用知识与人社交。
拿外语举例,运用是利用外语知识研读材料、交流沟通,只需做好本职工作;而创作是写外语博客、做外语视频,主动开发该项技能的应用价值。
创作阶段的意义在于主动社交。创作就如同将知识打包,终归需要面向他人,任何分享活动,天然附带着社交属性。用作品社交,他人便能知晓你的能力。
最后,我以学外语的例子类比学习的四个阶段。
理解阶段如同记忆字母、单词、语法等基础知识;练习阶段好比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准确率与反应速度;运用阶段犹如无障碍地研读工作中遇到的外语资料,顺带了解更地道的外语表达;创造阶段相当于用外语创建博客、出版书籍、制作视频。
能抵达的学习阶段越靠后,则代表知识的掌握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