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31

运营博客改变了我的写作习惯

 在运营本博客之前,德尔文从没想过,自己的写作习惯会发生变化。

以前,我会写一些杂文随笔,记录心情或想法,整个过程随心所欲,边想边写,边写边改。

早期的博文创作,便延续了这种散漫的写作习惯,一开始没觉得哪里不对,也是后面才慢慢觉察到旧模式的缺陷所在。

例如,当间隔一段时间再重读以前写的文章,会发现很多表达不当之处,要么用词造句情绪化,要么段落逻辑缺乏关联。

博文题材一般以心得与教训为主,强调利他性,和随笔是不同的,不能等同于抒发情绪,写得过于艰深是不行的。

利他性质的文章,面向的对象是广大读者,要求行文具有更强的逻辑性,和良好的可读性;而随笔更像写日记,只对自己负责,行文更随意,写得舒服就行。

因此在后续写作过程中,我逐渐变更了写作的方式,将其大致分解成了四个步骤,接下来我将逐一阐述。

写作习惯与步骤

确定选题

以前写随笔是不强调选题的,灵感乍现直接就写,后来发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缺乏鲜明结构,且无法为系列专题文章做铺垫,于是后来动笔前,我会先规划写作方向。

刚开始,我以为选题是容易的,生活中,我喜欢反思各种现象,整理并总结规律,脑海中时常蹦出各种各样的想法,我想这么多点子应该足够支撑选题库。

但结果下来,数据并不理想,网上许多文档说,互联网似乎并不喜欢泛内容的新站,于是我只好聚焦于一个题材,强迫自己学习研究不怎么熟悉的领域。

新题材意味着要先学习消化,再输出内容,这个过程相当漫长,即便有时候学完了,仍脑袋空空,不知如何起笔。

于是乎,我慢慢养成了列大纲拆分文章结构的习惯。

大纲与初稿

一直以来,我的思维习惯是去繁化简,如果我读完一本书,会下意识提炼最重要的内容,将其简化成一两句话,方便记忆。

比如我读过本尼迪克特·凯里的《如何学习(How We Learn: 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When, Where, and Why It Happens)》,最终将整本书的内容归纳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交替学习任何新旧知识。

这种思维习惯,让我苦于长文创作,而写高度精炼的句子,却只有我自己清楚含义,读者未必能领会,于是在后续的写作任务中,罗列大纲拆分章节成为了必然。

有了大纲,也不代表接下来的工作能顺水推舟。

大纲最多是让一份巨大的痛苦,分成若干中等的痛苦,创作难度是减轻了,但该构思的内容不会因此缺斤少两。

即便是借用大纲分述观点,也很容易陷入只一两句话,就讲完了一整个章节的窘境,想要文章内容看上去有血有肉,又不得不扩写句子,并增添案例。

完善内容

目前为止,我已经拆分好了章节,并且每个章节都进行了简单的观点陈述,但这还远远不够。

文章字数太少是不行的,我要想办法,让每一个章节都不至于太单薄,于是需要扩句与案例支持。

扩句的思路,是让陈述观点的简单句,进一步完善为一个段落;案例的作用,则是增强章节观点的可理解性。

用案例支撑观点并非易事,由于缺乏写作案例,我开始留意生活中遇到的大小事,不管是现实中,还是网络上的遭遇,以便日后写作。

而难点在于,想法与现实是存在差异的,就像有的人经常提笔忘字,我写作时也容易忘记积累的案例,真到写作的时候,它们被落在了回忆的角落里。

有了写作素材,还必须研究怎么讲故事,各种挑战让我体会到讲清一个观点有多么不易,于是有了《每天只花半小时就能完成一篇文章?自媒体写作真有这么简单?》这篇文章。

修改文章

即便每个章节写够了字数,也仍可能存在错字病句,缺乏逻辑衔接,于是改文成了最关键的写作环节。

运营博客后,我开始感慨学生时代的写作课,中心思想浅显,写作技巧单一,用一位名人的故事做案例,就可以完成一个章节,整篇文章只需堆砌名人故事就行,题材要求也仅限于主流价值观;而自媒体文章,就很难有如此丰富的案例进行补充。

学生时代的文章,落笔即生根,需限时完成,没法诞生改文的条件;而自媒体文章,因为逻辑性与专业性较强,写作时间较长,还要面向读者,改文几乎是必然的。

修改文章,是整个写作环节中最费时费力的工作,一方面要检查错别字,另一方面,还要将表达不当的句子进行润色,甚至重新划分章节。

遇到前后不通顺的语句,要想办法添加过渡用句;遇到冗长的句子,则要思考如何拆句,如果想不到合适的措辞,就只有完全变更含义,甚至删除句子。

文章中的每一句话,都要仔细检查,以保证修改后能寻到清晰的脉络,且没有病句和错字,所以整个过程相当费时。


因为自媒体写作,所面向对象和题材特性,与学生时代的写作任务有着云泥之别,我调整了写作习惯。

虽然整体流程比以往更耗时,但收获了系统化的写作思维方式。

改文环节是最让我痛苦的,初稿完成后,很多词句确实存在问题,需要大量时间推敲,以至于有时会吹毛求疵。

磨练心性的过程道阻且长,希望往后在保证文章质量的前提下,能减少该环节的用时。

2024-01-21

如何提升文章的画面感?

 想让你的文章为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可以试试提升文字的画面感。

德尔文在《写作时应尽力避免的三种句式结构》这篇文章中,提到了抽象与具象的概念,人们不方便理解抽象的东西,而更容易记住具象的事物。

具体的,实在的描述,我认为是最具画面感的,下面分享两个好用的方法技巧。

写作如何提升画面感

多用易理解的词汇

建议多使用名词和动词,少用形容词。

在文字没被发明的时候,人们使用结绳、图画等方式记录发生的事。

越是具体的东西越容易被记录,比如“狮子”、“长矛”、“打猎”,而“凶猛的”、“勇敢的”这类形容词,就很难用图画记录了。

想象有这么一副画:一个人,正手持长矛与狮子对峙。

你能断定画中人勇猛吗?毕竟你不清楚,他到底是在保卫族人,还是和某人打赌逞能?

从画中获取的信息是有限的,观众难以评判这个男人的品质,任何形容未必都能唤起共鸣。

即便千百年后,文字、语言、文学飞速发展,人们还是难以就抽象的主观评价达成共识。

但没人会争论有明确定义的名词和动词,比如大多语境下,“人”泛指人类,“手持”指将某物品拿在手中。

写作时,提升画面感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多在文章中使用名词和动词,少用甚至不用形容词,请看例子:

左边,山梁像爬虫的脊背在溪涧的对面蜿蜒前进,夜空被分割成一块一块。漆黑的杉树林像全景画一样盘旋前进,前进的道路被包围在浓浓的夜色中。右边也是成排往前倾斜的杉树林,道路随着山势向前延伸。

我认为这段描写是很有张力的。

场景中出现了大量的名词,如:山梁,爬虫的脊背,溪涧,全景画,道路,夜色,杉树林。

还有大量动词:蜿蜒,盘旋,分割,包围,往前倾斜,延伸。

两者组合在一起:山梁蜿蜒前进,杉树林盘旋前进,道路向前延伸。

山梁、道路、杉树林竟然活了起来,作者借助景物的运动,来暗示行者在不断前行,让读者将视角着眼于景物,而非人物,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

真正的写作高手,会赋予故事一种鲜明的活力,借助大量动态图像激活读者的感官。

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有时候,写作不得不使用抽象的词汇,当表达抽象概念时,最好将其具体化。

清晰切实的描述有助于读者理解,且更容易与之建立联系,活跃他们的思维。

常见做法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

时间如同一位永不停息的画家,在宇宙的画布上轻抚着他的刷子。每一刹那都是他的一笔,绘制出生命的瞬间和世界的变迁。他的画布上充满了日出的温暖、风雨的洗礼,以及星辰的闪烁。时间的绘画,将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编织成一幅幅独特的画卷,每一幅都是生命的独特杰作。

这个比喻将时间比作一位画家,通过画布、刷子和绘画等元素,生动地描绘了时间对生命和宇宙的塑造过程。

读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时间的流逝,以及时间创造历史的厚重感。

比喻的手法为抽象的时间概念,增添了一层具体且富有诗意的表达。

抽象概念往往容易引起歧义或混淆,而具体化的比喻,可以帮助消除这种混淆,使你的观点更易于读者理解。

将抽象概念具体化,不失为一种传达信息的有效方式。


在写作时,要好好利用容易带来感官刺激的词汇,把抽象的文字,通过详实的画面,印刻在读者的脑海里。

提升文采,离不开大量观察和反复打磨,在阅读或收集写作素材的时候,多留意别人写得精彩的句子,分析它好在哪里,学着模仿其写作技巧,多花点心思琢磨,总能取得收获。

2024-01-13

写作时应尽力避免的三种句式结构

 你觉得简练平实的文字,对于自媒体写作来说重要吗?

德尔文认为清晰的表达是必要的,一切重在权衡,倘若想维持文章的专业感,你还是会用到大量术语,陈列严谨的定义。

但这样做对读者来说,难免会有一种疏远感,因为人在潜意识里,很排斥难懂又费时的东西。

想想你在下载APP并注册账户时,真的会仔细阅读其中的每一项用户条款吗?

再想想短视频的形式,为什么能在近年斩获如此庞大的观众群体?甚至一本书,一部电影,都可以被大量博主,制成十分钟不到的解说视频。

读完一本书或许要一周,看完一部电影或许要两个小时,但又有多少观众看了解说视频后,还会花时间去看原作呢?

借由上述现象,我推测:简化是自媒体的发展趋势,写文章,也当适应这种趋势。

在写作中使用简单的句式结构

所谓简练平实,就是造句简单,遣词具体。

读者在阅读文字时,不经思索就能秒懂的信息,我称之为具象信息

绝大部分的名词和动词都属于此类别,比如“太阳”、“苹果”、“吃饭”、“洗澡”,当看见该类词汇时,人们容易联想到对应的物体或动作。

反之,需要经过大脑思考加工后才能理解的,我称之为抽象信息

抽象信息常以生僻词的形式出现,比如“分录”,这是一个会计术语,指财务人员依照企业具体的经济活动,使用特定格式记账的工作流程。

缺乏专业知识的人,读到该类词汇时一定是茫然的,人们更容易接受具体、熟悉的东西,而排斥抽象、陌生的事物。

所以在写作中,想降低读者的理解成本,就应使用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说法。

我认为有三种句式写法,会增加读者的阅读负担,在写作时应尽力避免。


复杂的长句

有人写文章总喜欢使用复杂的长句,如果不是想打造专业感,就是没有将自己脑海中的想法,清晰地表述出来。

请看这个句子:在深邃的夜空中闪烁着神秘光芒的星星承载着亿万年的信息且在无尽的宇宙中编织着属于自然的宏伟史诗。

从上述例句中可以联想到,读者望着长句叹息的样子了。

汉语习惯将修饰词,放在被修饰词之前,比如“闪烁着神秘光芒的星星”、“属于自然的宏伟史诗”。

在汉语语序中使用长句,会让重要的信息滞后,从左往右逐字阅读,最先接受到的是相对不太重要的修饰词,又是“深邃黑夜”,又是 “神秘光芒”,读到后面,才知道在说“星星”。 

甚至有的读者读了良久,也理不清句子主干。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倾向于使用短句传达信息,一句“星星承载着信息”,就已经是完整的表述了。

如果想表达更丰富的内涵,可以再添加几个并列的短句,多个短句好过一个复杂的长句。

逻辑嵌套

我们知道数学中假假为真,负负得正,但是逻辑嵌套的句式,理解起来就没数字那么简单了。

有人喜欢为自己的句子套用复杂的逻辑关系,就像在一个结上打另一个结。

如这句:你能不能别提那件让我没法不伤心的事?

不难从例子中看出逻辑嵌套句式的问题:语义模糊,表述不痛快。

例句是反问语气,加了两个双重否定结构,如果在文章中大量应用,简直就是灾难。

仅一句干净简洁的“你别提伤心事”,就能直接贴合例句语义了。

日常对话中,我们极少用到反问句,因此上述嵌套结构,也最好别用在文章中,以免给读者留下拖沓的负面印象。

抽象的修饰词

修饰词的作用是点缀,一篇文章中如果出现大量的点缀,而缺乏主干,那就是徒有其表。

注意不要使用过于抽象的修饰词,如:你的微笑像引力波天线一样迷人。

对方未必知道引力波天线是什么,更不清楚引力波天线有何种美好特质,来形容一个人的微笑。

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抽象是怎么回事了,它是从一些东西中,抽离出某种共同的品质,互相类比描述,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朦胧感。

用这种朦胧的感觉进行沟通,很容易产生歧义,你认为辣椒是“美好”的,对方却可能无法领会所谓的“美好”。

连续使用多个的形容词修饰一个名词,也是不好的句式,比如:粗壮的高大的充满生命力的树。

原因在前面讲长句时说过了,容易造成重要信息滞后,读着啰嗦,个人建议的处理方法是简化为单一形容词,如“参天大树”,但若想保留原有意境,可以试着使用几个并列短句,更具体地描述这棵树。 


以上三种句式结构,都需要读者,花费一定时间寻找句子的主干,或是语义朦胧。

弊端很明显,读者阅读上述句式时,会耗费更多脑力,降低阅读速度,容易失去耐心。

写文章最好像平时说话一样,多使用短句,一方面读者没有思考负担,另一方面文章也会更加轻松明快。

2024-01-05

三种方式让你的故事节奏更具吸引力

 写作很复杂,像是把一卷混乱的线团,整理成线,然后按一定规律重新排列的过程。

而移动互联网时代,阅读是耗费脑力的,读者的注意力早已分散,越来越难接受高密度的文字信息。

因此德尔文认为,写作不要一味想着如何输出自己的观点,还要设计更具吸引力的行文节奏。

试着回忆一下,你曾经有没有一次性读完过一本有意思的小说,想想你为什么愿意一口气读下去?

当我们以读者的身份接收感兴趣的文字信息时,会深陷一种全神贯注的投入状态,忘记时间,沉浸在文字的世界中。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人为制造这种沉浸感,让读者的体验就像是坐过山车一样,专注于此刻的感受和下一秒的未知,甚至还要适当减少阻力,让他们想停都停不下来。

下面我将介绍三种设计行文节奏的方式。

设计故事节奏的三种方式

熟悉感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鸡尾酒效应:人在吵闹的环境下,听觉会留意于某个声音而忽略其他的噪音。

当人们和友人在喧闹场所谈话时,仍能听明白朋友说了什么。

或者说,远处有人喊自己的名字,也能立马注意到。

人们如果身处一个闹腾的外语派对中,甚至能发现远处谁正在用母语交谈。

我对该现象的理解是:人们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更敏感,在陌生的环境中尤其如此。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案例,比如当下互联网文化流行的空耳,就是把某段外语的发音故意错听成母语的词句。

再比如,很多人买了新衣服,会下意识观察身边的人是否与自己撞衫。

可以说,人们容易对自己熟悉的事物给予更多的关注,我觉得这点也能应用在故事写作中。

尽量描写大众熟悉的场景,寻找有普适性,或者容易理解的案例做故事,表达大众的感受,刻意制造熟悉感,让读者代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悬念

有悬念的故事更容易吸引人读下去。

在标题或开头,有意设置一些违背认知或欲言又止的情节,可以唤起读者的期待感,刺激他们继续阅读文章后续内容,以了解故事的结局。

有人会说,自己的生活平淡如水,没法想出充满戏剧感的故事,更别说写出有悬念感的开头了。

对于这个问题,不妨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人生总归有一些不同以往的经历吧?

比如你出行时习惯于坐公交,经常遇到堵车,但这次你尝试了地铁,故事开头就可以写:下班高峰堵车,但我比平时更快到家。

我这样举例,不是想说上述案例表达优秀,只是想阐述一个道理:悬念是相对的。

影视能通过剪辑手法制造悬念,那么写作也可以,重点在于怎么提炼和表达。

打乱叙事、给予暗示、限制视角、强化对比,活用这些手法,也能将平平无奇的故事写出悬疑剧的感觉。

反转

反转是在故事中颠覆读者原有的判断,让他们对你想表达的观点收获全新的理解。

怎么在案例中,写出反转预期的效果呢?

比如某知名站长,有二十年的网站写作经验,同时也提供文章代写的服务。

但却转口说,他提供的服务的售后率是百分之百,客户几乎都不满意他代写的文章。

资历丰富的老站长,居然写不出令客户满意的文案,从常识上讲是难以置信的,这就是反转预期,让读者想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想要更强烈的反转效果,那么你在故事中就应该制造更长的铺垫,和更大的落差感。

假使你想表现一个人有能说会道的才华,那么就该尽力展示他沉默寡言的一面。

通过巨大的落差感,颠覆读者们的原有认知,使他们沉浸在故事中,搜寻答案,理解你的观点。


以上,我讲述了如何借助熟悉感、悬念、反转这三种方式设计故事行文,以减少读者阅读文章时的思绪漂移。

要注意的是,如果不坚持长期写作,不在思考中改良,一切技巧都是飘渺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