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31

运营博客改变了我的写作习惯

 在运营本博客之前,德尔文从没想过,自己的写作习惯会发生变化。

以前,我会写一些杂文随笔,记录心情或想法,整个过程随心所欲,边想边写,边写边改。

早期的博文创作,便延续了这种散漫的写作习惯,一开始没觉得哪里不对,也是后面才慢慢觉察到旧模式的缺陷所在。

例如,当间隔一段时间再重读以前写的文章,会发现很多表达不当之处,要么用词造句情绪化,要么段落逻辑缺乏关联。

博文题材一般以心得与教训为主,强调利他性,和随笔是不同的,不能等同于抒发情绪,写得过于艰深是不行的。

利他性质的文章,面向的对象是广大读者,要求行文具有更强的逻辑性,和良好的可读性;而随笔更像写日记,只对自己负责,行文更随意,写得舒服就行。

因此在后续写作过程中,我逐渐变更了写作的方式,将其大致分解成了四个步骤,接下来我将逐一阐述。

写作习惯与步骤

确定选题

以前写随笔是不强调选题的,灵感乍现直接就写,后来发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缺乏鲜明结构,且无法为系列专题文章做铺垫,于是后来动笔前,我会先规划写作方向。

刚开始,我以为选题是容易的,生活中,我喜欢反思各种现象,整理并总结规律,脑海中时常蹦出各种各样的想法,我想这么多点子应该足够支撑选题库。

但结果下来,数据并不理想,网上许多文档说,互联网似乎并不喜欢泛内容的新站,于是我只好聚焦于一个题材,强迫自己学习研究不怎么熟悉的领域。

新题材意味着要先学习消化,再输出内容,这个过程相当漫长,即便有时候学完了,仍脑袋空空,不知如何起笔。

于是乎,我慢慢养成了列大纲拆分文章结构的习惯。

大纲与初稿

一直以来,我的思维习惯是去繁化简,如果我读完一本书,会下意识提炼最重要的内容,将其简化成一两句话,方便记忆。

比如我读过本尼迪克特·凯里的《如何学习(How We Learn: 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When, Where, and Why It Happens)》,最终将整本书的内容归纳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交替学习任何新旧知识。

这种思维习惯,让我苦于长文创作,而写高度精炼的句子,却只有我自己清楚含义,读者未必能领会,于是在后续的写作任务中,罗列大纲拆分章节成为了必然。

有了大纲,也不代表接下来的工作能顺水推舟。

大纲最多是让一份巨大的痛苦,分成若干中等的痛苦,创作难度是减轻了,但该构思的内容不会因此缺斤少两。

即便是借用大纲分述观点,也很容易陷入只一两句话,就讲完了一整个章节的窘境,想要文章内容看上去有血有肉,又不得不扩写句子,并增添案例。

完善内容

目前为止,我已经拆分好了章节,并且每个章节都进行了简单的观点陈述,但这还远远不够。

文章字数太少是不行的,我要想办法,让每一个章节都不至于太单薄,于是需要扩句与案例支持。

扩句的思路,是让陈述观点的简单句,进一步完善为一个段落;案例的作用,则是增强章节观点的可理解性。

用案例支撑观点并非易事,由于缺乏写作案例,我开始留意生活中遇到的大小事,不管是现实中,还是网络上的遭遇,以便日后写作。

而难点在于,想法与现实是存在差异的,就像有的人经常提笔忘字,我写作时也容易忘记积累的案例,真到写作的时候,它们被落在了回忆的角落里。

有了写作素材,还必须研究怎么讲故事,各种挑战让我体会到讲清一个观点有多么不易,于是有了《每天只花半小时就能完成一篇文章?自媒体写作真有这么简单?》这篇文章。

修改文章

即便每个章节写够了字数,也仍可能存在错字病句,缺乏逻辑衔接,于是改文成了最关键的写作环节。

运营博客后,我开始感慨学生时代的写作课,中心思想浅显,写作技巧单一,用一位名人的故事做案例,就可以完成一个章节,整篇文章只需堆砌名人故事就行,题材要求也仅限于主流价值观;而自媒体文章,就很难有如此丰富的案例进行补充。

学生时代的文章,落笔即生根,需限时完成,没法诞生改文的条件;而自媒体文章,因为逻辑性与专业性较强,写作时间较长,还要面向读者,改文几乎是必然的。

修改文章,是整个写作环节中最费时费力的工作,一方面要检查错别字,另一方面,还要将表达不当的句子进行润色,甚至重新划分章节。

遇到前后不通顺的语句,要想办法添加过渡用句;遇到冗长的句子,则要思考如何拆句,如果想不到合适的措辞,就只有完全变更含义,甚至删除句子。

文章中的每一句话,都要仔细检查,以保证修改后能寻到清晰的脉络,且没有病句和错字,所以整个过程相当费时。


因为自媒体写作,所面向对象和题材特性,与学生时代的写作任务有着云泥之别,我调整了写作习惯。

虽然整体流程比以往更耗时,但收获了系统化的写作思维方式。

改文环节是最让我痛苦的,初稿完成后,很多词句确实存在问题,需要大量时间推敲,以至于有时会吹毛求疵。

磨练心性的过程道阻且长,希望往后在保证文章质量的前提下,能减少该环节的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