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7

从供货商、推广人、代理商的角色定位,谈互联网的返利模式

 返利是一个重要的商业模式,早已存续多年,在本文中,德尔文会以自己的见解,讲解互联网返利模式的运作逻辑。

在开始讲解之前,需要注意一点,互联网的返利不同于销售概念里的经销,经销相当于厂家把产品直接卖给了经销商,厂家把经销商视作客户,比如我以前在某药厂上班的时候,医药销售公司就是我们的客户,药品卖给他们就算是完成订单了。


返利模式通常存在三个角色定位,分别为:供货商、推广人、代理商。

供货商的定位

供货商提供商品或服务,无所谓规模,可以是大公司,也可以是小商铺,他们的目的是增加产品销量,但又想节约广告成本。

供货商有两层需求,一级需求是实现利润,二级需求是获取曝光。

顺便一提,网络营销的广告术语看似复杂,但其性质可视为返利,比如CPA、CPM、CPC、CPS。其中只有CPS是客户下单完成付款,剩下的都可算作购买产品的曝光量。

一级需求很好理解,商人普遍希望赚到的钱尽早落袋为安,不同资产的流动性亦不同,其中现金类资产的流动性最好,只要卖出了产品,资金回笼,后面的资金周转会更加灵活。

二级需求是增加产品的曝光量,以期在未来实现利润,有的小商铺缺乏知名度,想通过提升产品的曝光量积攒口碑,增加复购率,寻找潜在客户。

推广人的定位

推广人的入行门槛极低,他们会将帮忙把商品广告散布至整个互联网,以赚取销售提成。

推广人的广告形式灵活多变,比如在娱乐视频中植入软广告、直播间带货、软文营销等,每一名推广人的想法和资源都不同,传播力差的只能挣三瓜两枣,而传播力强的甚至能实现财富自由。

不过对于推广人来说,市场容量总是有限的,能选择的赛道并不多,如果想长久发展,推广人必须通过自身努力,建设稳定的独家销售渠道。

代理商的定位

按理来说,供货商和推广人已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返利系统,但为什么会出现代理商这一角色?

答案是,在互联网时代,潜在用户分散在网络上的每一个角落,供货商不能统筹兼顾,低成本开辟每一处市场,也很难抽出精力,与成千上万的推广人对接,且难以审查每一名推广人的获客方式是否合规。

这时候,代理商就会出现,充当中介的角色。

代理商虽说是赚取差价,但既要完成供货商的销售任务,又要监督推广人,向他们支付合适的报酬。


返利模式的运作逻辑

简而言之,供货商先给予代理商产品的销售权,代理商再将其下放给合作的推广人,之后推广人每完成一个订单,供货商就获得一次利润,这笔利润代理商会拿走一部分,剩余的按订单量结款给推广人。

互联网返利的三方关系

返利系统需要三个角色共同维护,因为每一方都有违约的可能,比如:

供货商下放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权,或故意克扣推广报酬;代理商不履行监督推广人的职责,或克扣推广人的劳动报酬;推广人搞虚假订单、走不正当的获客渠道,或损害供货商的品牌权益。


在我看来,返利是注定会出现的互联网营销模式。供货商想削减广告成本,推广人想增加收入,代理商整合资源赚取差价,所有人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是一个三赢的局面。

不过想让返利模式长期运行,合作方之间需要相互信任,制定公平合理的规章制度,且严格执行,口碑是会散播的,如果出现了欺诈行为,那么整个系统离崩溃也不远了。

2024-10-31

如何通过一致性评估信息的有效性

 德尔文认为,我们大多时候,都高估了自己的判断能力,相信你遇到过在你擅长的领域发表错误观点的人,他们是外行人看热闹,却总爱下结论,自视甚高。其实反过来想想,我们很可能也犯过类似的错,只是不自知罢了。

尤其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每个人都试图证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而总有人为错误的判断付出代价,因此怎样从噪声中筛选出有效信息是一门学问。


我们往往通过个人经验、他人经验、权威、媒体、舆论、科学研究等渠道获取信息,但这些信息都未必可靠:

  1. 我们常高估个人经验,觉得吃亏一次便不会再吃亏,但现实是失败一次,就有可能失败第十次。人在失败中总结教训,但不能保证我们从中学到的教训一定就是真理。
  2. 他人经验可能是编撰的,我们更应该审慎看待。
  3. 权威也会犯错,历史上有不少因政策错误,致使国家走向下坡路的统治阶级。
  4. 媒体为钱工作,喜欢夸大其词说假话,缺乏思辨能力容易被误导。比如有的媒体鼓吹拿下某证书方便找到好工作,结果你花大量时间备考,拿下证书后却并没获得承诺的回报。
  5. 舆论容易被平台或媒体牵着鼻子走,比如几年前人云亦云会计岗位越老越吃香,银行柜员工作稳定,所产生的结果便是相应职位供给过剩。
  6. 科学研究亦有其局限之处,比如实验设计存在问题、样本空间不足、当前技术无法发现弊端。


那么该怎么做?我认为可以从科学思维的角度寻找灵感。

实验是一种认识规律的方法,科学家控制变量,排除外界干扰,试图通过实验观察一致的结果,以评估事物的可信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借助这种思路,由此引出本文关于“一致性”的概念:观察你掌握的所有来源的情报结论是否一致

最好是同时调查正反双方的论点,看看双方各自的论据是什么。


举个例子,网络舆论说无脑定投指数基金(定期定额)是优秀的投资策略,我们想知道这个结论正确与否,不妨先将其视为正确的假设,接着我会尽可能搜集相关的情报,包括但不限于网上的文章、视频、正在参与定投的人的看法。

至此我已经用上了三种不同的情报来源,即舆论、媒体、他人经验。

对比收集到的各项情报,我发现多数媒体认为指数基金长期向上一定赚钱,而某个定投指数基金的网友三年亏损了1.5万,同时晒出了截图,我也顺势查到对应的指数基金三年来亏损属实。

在该情景下,媒体都在空喊口号,并没有拿出具有说服力的实质证据,而这位投资者却给出了可信度很高的证据,因此情报结论缺乏一致性。

查到这里就已经可以否定原假设了,说明无脑定投不见得赚钱,投资还是要讲究章法,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标的同样重要。

如果你觉得三年时长不足以作出判断,那可以寻找你认为合适的案例,顺水推舟继续调查,本文在此就点到为止。

如果找不到决定性证据,我们也能通过一致性评估信息是否可靠,不过还需要用概率思维不断修正判断。


人的认知是有限的,我也曾花费不少时间,去学一些根本用不上的技能,正是因为当初听信了媒体和舆论的说辞。

这些技能在后来少有用武之地,我在后续学习中,也想明白了这是媒体舆论与我的个人经验缺乏一致性,舆论说对,但个人经验告诉我不对,是舆论干扰我做出错误判断。

我认为真理是不惧检验的,倘若无法进行实践,那我们可以对比各项情报的一致性,来判断逻辑上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2024-09-11

故事写作中的真挚与平实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有时会加入故事,以唤起读者的共鸣,但怎样对平日积累的素材进行控制,并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德尔文认为有两种方法,即真挚的情感和平实的语言。


真挚的情感

网络上,那些充满戏剧性的故事,往往被认为是虚构的。即便将现实中我们切身遭遇的曲折经历发表在网上,同样可能受到质疑。

因此,想写好一个故事,不应对真实性过分执着。故事的真与假,读者会自行判断。

历史已经证明了虚构的故事同样能深深吸引读者,比如孩童枕边的童话和寓言。

我认为,故事的力量在于其传递的情感,既然想引起读者的共鸣,不妨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进故事。

为了让读者在故事中感受到你的真挚,你需要认真推动剧情发展,在保证故事逻辑通畅的同时,做到情真意切。

然而,将真情实感融入写作并非易事,作者可能会陷入自我陶醉,感动自己而非读者。

所谓感动自己,意思是用词句挑拨读者的情绪,而非设身处以读者的视角品读自己写的故事。

优秀的故事需要作者在人物身上倾注自己的情感,以诚垦的态度驾驭故事走向。

一个好故事,哪怕用第三视角徐徐道来,也能扣动读者的心弦。


平实的语言

有的人喜欢在故事中畅所欲言,诸如构思华丽辞藻、安排超长对话、加入细致描写,颇有一股锋芒毕露之势。

我曾在《互联网时代发展与阅读方式的变迁》这篇文章中提过,当下是碎片化阅读的时代,移动网络的飞速发展大幅降低了阅读门槛,面对五花八门的信息推送,读者的精力与耐心始终有限,畅所欲言式的写作风格反而会拖慢读者的阅读节奏。

我知道有一款手游,其主要借助角色之间的长对话推动剧情,文案风格诗情画意,但这些对白无法跳过。

该游戏面向全球市场,制作组在翻译时舍不得母语文案的意境,长篇大论加华丽文笔的组合,致使文案在译成英文后,段落变得特别长。

仅角色对白就挡住了半个游戏画面,选项框被迫上移,试想一下,玩家在海量文字中寻找重要字眼的场面,总感觉很出戏。

所以我认为即便是写故事,也应该具备产品思维,与其沉溺于自我表达,不如学会照顾读者的感受,用情节而非文笔抓住读者。

从上述手游的案例中,我们甚至可以学到一个技巧:把故事翻译成英语,检验文案词句是否啰嗦。

用母语思考和写作,我们的脑海里总充斥着各种花里胡哨的想法,像噪声一样干扰判断。太过复杂的词句或概念,往往很难翻译成简短的英语,反之,如果词汇和表达受限,我们的思考便集中于如何精简地讲述故事。


因此,写故事要学会做减法,在表达欲和批判心之间找到平衡,用精简的词句传递信息。

练习故事写作时,还应学会如何在材料之间做取舍,化繁为简整理思路,让宝贵的思考为故事内核与剧情走向服务。

2024-08-29

情怀糖衣:一场成功的营销实验

 本月20日,一款3A游戏发售引爆全网,但后续又引发了争议,德尔文认为如果将其看作一场营销实验,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首先明确时间顺序,游戏于去年12月8日称改编自1592年某本神魔小说,引起舆论广泛关注。临近发售日,各大媒体发文称原著小说就是游戏攻略。本月20日游戏正式发售,全平台销量超450万份。

以此可确定,宣发造势在先,破圈消费在后,宣发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销售业绩。

既然是真金白银的买卖关系,那么讨论产品与宣传一致与否,是消费者应有的权力,即便游戏存在争议也是无可厚非的。

部分媒体称,这一销售成绩是传统文化魅力的旁证,进而让许多原本不玩游戏的人,也萌生了付费品玩的念头,破圈效应出现。

还需要清楚的是,游戏参考的那本明代神魔小说,在后世亦有多次改编与演绎,可以说人们对其主要角色,早已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印象,而该游戏塑造的角色形象,却与大众的印象存在差异,因此为后续争议埋下了伏笔。


我们可从本次舆情中分化出三类群体:

一是被宣传说辞与口碑吸引而来的情怀党,即伪受众;

二是游戏中世界观、剧情、角色形象的爱好者,即真受众;

三是无立场者和只玩游戏不关注剧情的玩家。


越来越多的玩家打开游戏,发现剧情内核或角色塑造不对口味,与印象中相去甚远,于是心存不满;而真受众则认为游戏内核没有问题,双方便起了争执。


假如朋友明知你喜欢喝鸡汤,但对海鲜过敏,某天请你喝他精心熬制的鸡汤,结果喝到一半,你发现汤底故意加了大量鲍鱼。

这种情况下,你会执着于汤的味道好坏吗?

因此我认为,整个事件的主要矛盾不在剧情本身,而在于游戏有没有如宣发时说的那样忠于原著,演绎被宣发吸引而来的消费者脑海中的印象。

就像上述鸡汤的例子中,需要讨论的不应是食材好不好,而该是在鸡汤中加入海鲜骗朋友喝的行为是否妥当。


在我印象中,将一件商品卖给不喜欢它的人很难,让不喜欢这件商品的人既花钱又夸赞,则更难。

如果将此事件视作一场营销实验,得出的结果便是,只要商品包装精美且巧妙,再借助情怀造势,一切皆有可能,就像一发裹着糖衣的炮弹。

糖衣炮弹式营销不只吸引了其原本的受众,也吸引了因文化情结慕名而来的非受众群体。

但在后者中,也只有一小部分人察觉到产品货不对板,不少仍蒙在鼓里的伪受众,甚至帮挑事者党同伐异。

正应了一句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消费者不会花过多心思研究复杂的产品,所以只需将感官包装做到足够细致,再贴上传统文化的标签,就有可能借助情怀触发羊群效应。

毕竟分析角色形象这样费脑无趣的事,哪有战斗和欣赏美术场景轻松愉快呢?


在此事件中,受益者是利用热点造势的团体与自媒体,而受害者只有满心欢喜打开盒子端详产品的伪受众。

糖衣炮弹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媒体宣发、文化情结、羊群效应缺一不可。

至于那些被蒙在鼓里却摇旗呐喊的人,到底该算受益者还是受害者呢?

2024-07-05

创作,转述,默识:互联网信息生态的三种角色定位

 在网络上,人们制造、散播、消费内容。如果说食物链代表物质与能量的流动,那么互联网就存在内容与信息的流动。

德尔文发现,从网络的信息传递规律中,大致可分离出三类群体:创作者、转述者、默识者。

而本文,即探讨上述群体在互联网内容传播中,分别处于怎样的定位。

互联网信息生态的角色定位

创作者生产内容

我认为,网上一切可以被人理解的媒体,比如视频、音频、文章、图像等,要么出于某人之手,要么由某人借助程序生成,即内容是凭借人的意志制成的。

这里不妨把从无到有推动内容落地的群体,称为创作者。

创作者位于信息链条的顶端,他们会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作品雕琢成特定模样,而不是复制粘贴网上现有的内容。他们的作品,传递的可以是感官艺术、情绪、故事、观点、经历、理念等,无关真实与虚构。

中文有个成语叫“依葫芦画瓢”,意思是照着葫芦画葫芦瓢,表示全然照搬与模仿,没有一丝创新或变通。

而潜心钻研原创的人,普遍不满足于现有内容,要么创作时,没找到可供参照的“葫芦”,要么作为成品的“葫芦瓢”,没法达成令他满意的效果,于是只能在创作时填充个人理解。

原创是件辛苦的工作,作者付出的心血越多,对作品普遍越珍重。

创作者将作品发表在公开的互联网上,不论是出于自我实现还是商业目的,亦或只是纯粹喜欢表达,多少都希望作品能获得一定关注。


转述者接收并转发他人内容

创作者独自一人的传播力有限,因此需要助力。

这里把协助创作者传播内容的群体,称为转述者,其普遍手法是复制粘贴。

但是,转述者在转发的过程中,如果对原内容进行了大幅修改,或掺杂个人想法,使之背离创作者本意,那么,此番传播的性质就由“转发”变为了“再创作”。

比如,小张在某论坛上发表了一篇长文,小李和小陈另起新帖,其中,小李整理了文章纲要,并从原文摘抄了数个颇具代表性的案例;小陈则发表了读后感,大肆批评文章的核心理念,并以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补充说明。

在上述例子中,小李原封不动转述文章中心思想,是转述者;而小陈借文章发表个人看法,背离了作者本意,是创作者。

这点应该不难理解,某人在转述一篇文章时将其扭曲,导致原本信息失真或失效,那他就没有承接传播该条信息的职能,不应算作转述者。

转述者一般追求转发内容带来的回报,比如完成传播可获得抽奖名额,或是借助转发优质内容积累粉丝、博取关注,但其中也有人只是单纯喜欢分享。


默识者只接收内容

“默识”一词取自成语“默而识之”,“默”有一言不发之意,“识”有感知、认识之意,在本文中,用于指代网络上默不作声接收信息的群体。

有人会问,网络用语“潜水”和所谓“默识”不就一个意思吗?

其实,两个词的运用场景不同,前者强调人际沟通,适用于交流氛围浓厚的社交平台;而后者强调信息处理,适用于整个互联网。

严格说,大多数网民,不论主动与否,都充当过默识者的角色。

默识者不同于转述者,他们沉默寡言,不转发内容,不发表评论,是网络信息生态中沉默的大多数。

默识者位于信息链条的末端,他们终止了内容的传播,就像是色彩中的黑,吸收所有可见光,又不反射任何光。

转述者的互动行为会让信息升温,而默识者的做派则会让信息的热度下降。

一条信息在传递时,如果触及的默识者比重越变越多,其散播效果会越来越差,最终沉没于繁杂的数据汪洋之中。

虽说默识者缺乏互动,但他们同样会将信息为己所用,比方说满足情绪需求,了解相关知识,或解决现实问题。


从影响力的角度出发,创作者和转述者,有机会成为大博主,前提是其内容有受众,于他人有价值;而默识者不能成为博主,毕竟他们不创造,也不传递有价值的内容。


本文主要讲述,不同群体在网络信息传递中的作用,观点可用一句话概括:在互联网信息生态中,创作者主生产,转述者主转发,默识者只接收内容。

当然,信息传递的真实情况更复杂,需要考虑如传播的时间延迟、信息的交叉影响等问题,但这些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畴。

2024-06-07

信号与噪声:学习与成长中不可不想之事

 德尔文在查找资料时,发现不少作者喜欢使用“信号”与“噪声”这两个词,尤其在投资交易、自我管理等领域,与之有关但使用较少的,还有“信噪比”一词。

我在网上查到的百科词条,将“信噪比”定义为:科学与工程中,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的比值。

这些本是通信相关的概念,却出现在其他题材的文章中,说明并非在探讨物理现象,进一步分析语境,能发现其共同点都是在描述“信息的载体”。


正如开头所言,跨领域借用术语是常见现象,我认为如果以整个人生视角来看,“信号”与“噪声”等概念拥有了更重的分量,以下便是本文归纳的定义:

信号指能消除不确定性,令人从中获益的信息

噪声指干扰理解,妨碍判断的信息

信噪比指在同一载体中,有效信息与干扰信息的比值


在描述信息质量方面,“信号”与“噪声”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举个比较直观的例子,想象有三个人在同时说话,甲在讲很重要的内容,而乙和丙在一旁聊私事,那么对你而言,甲是在发送信号,乙与丙则在制造噪声,因为他俩交谈的分贝盖过了甲的声音。


“信噪比”虽然用于描述有效信息与无效信息的比率,但无法精确计量具体数值。

人的想法具有主观性,比如在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并不清楚书中多少信息是有价值的,甚至还有部分无用的内容,我们会主观地认为其有用。


“信息量”是和“信噪比”近似的概念,但两者分别从不同的层面评估信息载体。

信噪比探讨的是某一事物于你的实际价值。假设你出门在外,突然想去洗手间,某人如实告知了附近洗手间的位置,那么这条信息对你有价值。

信息量则用于评估你对某一事物的认知程度。比如“月亮围着地球转”对你而言是确定的信息,那么这句话缺乏信息量。


有效信息的评估标准

在我看来,评估有效信息可参考以下四条标准:

相关原则:有效信息因人而异。假如某餐馆为今天生日的顾客提供免费午餐,那么这条信息与今天过生日的人相关,跟今天不过生日的人无关。

阶段原则:有效信息根据阶段变动。比如对外语入门者来说,字母与发音是有效信息,虽然语法知识同样重要,但在当下不是学习的重点;反之,熟练掌握这门外语的人,不需要再学习字母,与之有关的教程对他们而言意义不大。

刚需原则:有效信息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假设你心血来潮想学AI绘图,后来又发现这项技能在现实中缺乏用武之地,其对你来说不算刚需,是无效信息。

时效原则:部分信息仅在时效期内有用。比如一张优惠券将于明天到期,那么在今天之前,它都算有用的,在今天过后会变为噪声。

有效信息的评估标准


有效信息的认识误区

人们对有效信息的理解可能存在以下误区:

误区1:见解深刻的资料,有效性强。

反例:想学习烹饪,不一定要懂分子化学。虽说烹饪的过程确实涉及了化学键的原理,但不知晓这门知识的大厨,同样能烹调出美味的菜品。因此,高深的知识不一定符合有效信息的阶段原则与刚需原则

误区2:大众关注的消息是重要的。

反例:某公司新研发的手游质量不及玩家预期,某网红在直播中说错了话。此类消息易煽动情绪,后续还可能出现事件反转,但总是会登上热搜。所以,热门的消息不见得满足有效信息的相关原则与时效原则


信噪比对学习和成长的影响

人生四处充斥着干扰,我认为,理解信噪比,于人生而言意义重大。

比方说刷娱乐视频、追热点八卦,以宏观尺度来看,减少这类活动并不会对人生产生负面影响,但它又确实占用了不少时间,如果你记录一下一年来在这类活动中耗费的总时长,定能发觉时间消失的原因。不留意噪声,生命的大部分时间会被偷走

瑞安·霍利迪(Ryan Holiday)在《宁静的力量》(Stillness Is the Key)中提及了“分析瘫痪”这一概念:人被信息淹没时,很难做到清晰思考。

有的电商平台,喜欢在购物节,上线大量规则复杂但没有实际优惠力度的活动,目的便在于用信息轰炸扰乱消费者视听,让他们失去对价格的评估能力。噪声会干扰判断,使人错过真正重要的信号


每个人评估信噪比的标准都不同,而真正重要的信息,能解决你当下的难题,且经受得住时间的洗礼。

一个人无法做到绝对客观,只能以此刻的观念评判信号与噪声。实际上,他可能会过多关注噪声,过少留意信号。

比方说,他年轻时觉得岁月静好,财富无用,一切了无牵挂,喜欢把精力集中于娱乐和消遣,但当他年岁增长,生活负担加重,或不幸染上重病时,才会开始搜寻有关财富的信息。

很多人意识不到信息存在价值之分,我认为,理解了信噪比,算是迈出了成长的第一步,往后还需要通过学习加深个人阅历,不断修正自己对信号与噪声的判断,进而将人生调整至自己期望的航道。

2024-05-17

知练用造:学习的四个主要阶段

 我们常听到有人抱怨:为什么懂得的道理那么多,却仍然事事不如意。

德尔文认为,这位朋友混淆了“懂得”与“习得”,两个概念看着相似,但本质有着很大的差异。

“懂得”仅仅止步于理解层面,只是学习的第一阶段,和“习得”所处的运用层面相隔一条巨大的鸿沟。

这时又会有人说:我们理解了一门知识后,不就能立马运用了吗?

对于上述问题,我的回答是:人们在懂得了新知识后往往情绪高昂,容易依靠“感觉”而非“现实”评判自己的能力。

“懂得”不代表运用自如,在能够娴熟使用所学技能前,还需要大量练习。

在本文中,我将学习细分成了理解练习运用创造这四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该做的事情,且听我徐徐道来。

学习阶段之间的关系

理解阶段

古言“君子善假于物”,意思是高手善于借助外物,我从这句箴言中推导出了以下两点:

  1. 高手能从外界发现有价值的事物。
  2. 高手知道如何借助外界的力量。

简而言之就是:高手善于察觉并洞悉陌生领域的规律

有规律的现象容易被人理解,所幸大多数知识是存在规律的,想学好一门手艺、技能,研究其中的规律会让我们事半功倍。

我认为,在入手新领域的知识前,最好将“充分理解”定为首要目标,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发现规律才能对症下药。


理解阶段有两个主要任务:

一是对所学领域有全方位的了解,并搞清楚自己想研究的主题处于哪条分支。比如做实盘交易之前,如果知道现今活跃的交易流派,则更容易构建出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

二是理解该领域的基础核心逻辑,并记忆必要的知识点。比如想流畅地使用五笔输入法打字,就得记住所有字根和与之对应的键位。


理解阶段的意义在于降低试错成本借鉴集体智慧的力量

我认为该阶段最大的价值是减少试错的代价。任何草率的尝试都有成本,金钱、时间、精力都是宝贵的资源。生活中有太多例子,因为主人公缺乏最基本的认知,不重视理论学习,因而晾成了悲剧。比如有人想做投资,不研究交易的规律,而是跟风买入涨势极好的个股,结果损失了大量资金。

有时当某人陷入迷茫境地时,是因为他无法独自思索出脱离困境的方案。而“理解”有助于集思广益,发现未曾设想的解题思路。不将“理解”放在学习的首位,容易深陷“见识的孤岛”,与伟大的集体智慧失之交臂。正所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练习阶段

在理解了所学领域的基础概念与知识点后,就要开始主动练习

在我看来,练习是造就高手和普通人差距的主要原因。高手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前者将闲暇时间用于刻意练习,精进自己的手艺。


练习阶段可分为两部分:探索与精进。

“探索”位于理解阶段与运用阶段之间,任务是摸索理论知识的正确用法。仅靠理解,我们无法熟练使用知识的力量,所以要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论,就像打着火把在黑暗的洞窟中寻找方向。

“精进”则位于运用阶段之后,任务是让解决问题的技巧更加高效。精进的前提是对理论知识已经有了较深的理解,知道怎么解决问题,只不过想要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罢了。


练习阶段的意义在于锻炼毅力提升效率

长久的练习可以让人把注意力放在自我提升上,高手之所以是高手,是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练习。随着他们技艺的提升,更容易产生正向收益,有了正反馈,练习就不再是枯燥痛苦的活动,于是在外人看来,他们就如同有了钢铁一般的毅力。

练习能提升对知识的熟悉程度,久而久之,在面对各种复杂的局面时,大脑能够更快地作出反应,直接切中问题的要害。


运用阶段

现实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充斥着不确定性,而运用阶段旨在消弭各种不安要素,增加成事的概率。

我之所以把“运用”定义为学习的第三阶段,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实战中,会发现理论阐述的内容与真实环境有很大出入。

大多数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运用阶段也并非单纯地“使用知识”那么简单。

运用阶段的任务,一是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二是需要评估之前“理解”与“探索”的质量

如果实战不能解决问题,则说明,要么知识的理解出了偏差,要么练习的方法错了,要么所学内容属于伪命题。

这时应及时止损,想办法修正出错的认知。


运用阶段的意义在于对抗遗忘修正理解误差

刚学会的知识,如果缺乏运用场景就会被遗忘,细节多的知识尤其如此,主动使用所学知识能帮助我们对抗遗忘。比如我学完数据分析的课程后,发现这项技能并没有用武之地,在生活中,没有大量可供研究的数据,也用不上太复杂的分析方法,所以该忘的早已忘记。

人们难以评估理论知识的准确性,建立在错误基础上的练习是无效且有害的。在该阶段,我们要认真评估所学知识,并不断调整练习的方式,直至问题解决。


创造阶段

严格来说,创造也分两种类型。

一是用已掌握的知识创制作品,我称之为“创作”;二是跳出旧有框架,创立新的知识体系,我称之为“开创”。

我们在谈“创造”时一般泛指“创作”,“开创知识”看似很酷炫,但标新立异总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且需要天赋和深厚的功底。在学习中若能抵达创作阶段,已然足够。

“创作”比“运用”更消耗脑力、时间、精力。如果“运用”是被动式解决刚需问题,那么“创作”就是主动利用知识与人社交。

拿外语举例,运用是利用外语知识研读材料、交流沟通,只需做好本职工作;而创作是写外语博客、做外语视频,主动开发该项技能的应用价值。

创作阶段的意义在于主动社交。创作就如同将知识打包,终归需要面向他人,任何分享活动,天然附带着社交属性。用作品社交,他人便能知晓你的能力。


最后,我以学外语的例子类比学习的四个阶段。

理解阶段如同记忆字母、单词、语法等基础知识;练习阶段好比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准确率与反应速度;运用阶段犹如无障碍地研读工作中遇到的外语资料,顺带了解更地道的外语表达;创造阶段相当于用外语创建博客、出版书籍、制作视频。

能抵达的学习阶段越靠后,则代表知识的掌握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