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4

为什么要改文?谈文章初稿容易出现的四个问题

 谈初稿前,德尔文请各位先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写作时,你的文字是否是你的想法?

有人会说:我写的文章肯定是自己的想法啊。

还有部分人会说:文章应该迎合市场,写受众群体喜欢,但自己未必认可的内容。


我认为,双方的说辞都无对错。

前者重视自我表达,如果缺乏个性鲜明的作家,文学与诗歌无法诞生。

后者强调产品思维,毕竟一味追求个性,文娱经济难以发展。

双方显然都清楚各自的写作目的。


那么,更具体地问,首次完成的文章,就是写手原本的想法吗?

换句话说,初稿写下的文字,真的是写手认真思考后的结果吗?

我认为不是的,正如醉汉会在酣饮后胡言乱语,写手也会因为欠缺思考写下杂乱的文字。


抱歉,开始解释一切前,请容我在此明确草稿和初稿的差异:

草稿是为辅助写作任务,事先准备语言材料并整理好大纲,提前制作的文本内容。草稿的用途是预热正式写作,并没有真正成文,缺乏可读性,所以不算文章。

初稿是首次完成的稿件,具备文章该有的雏形。初稿已存在框架和内容,至于质量则仁者见仁,尚有修改的空间。


在我看来,初稿容易出现基础性错误、通俗性欠佳、措辞语气欠妥、内容信息不完整的问题:

基础性错误

包括错字、语病、标点错误和用词不当,属于文法素养的范畴,并非写作技法的问题。

初稿多少存在基础性错误,不检查怎么会知道呢?

先谈错字病句,对于文章而言,错字、病句相当于一碗米饭里参杂了几粒馊米,错误越多,坏米的比重越大,食客对这碗米饭的整体印象越差。

其次是标点的问题,试想有一篇万字长文,除了末尾使用句号外,其余标点全是逗号,势必会造成阅读障碍。我认为忽视标点规范,是不尊重读者的行为,毕竟大量混乱的符号,非常影响文章观感。

最后讲用词的问题,你写文章有错用过词汇吗?我用「曾几何时」和「羁绊」来举例说明。

借助谷歌搜索,可以查到牛津和百度对「曾几何时」给出的释义是“时间没过多久”,但有人会将其当作“曾经”来使用,尽管两者含义相差甚远。

曾几何时的释义

同样的方法,在浏览器上搜索「羁绊」,牛津和百度给出的释义是“牵制、束缚”,垂直于动漫术语领域的萌娘百科,也指出了“羁绊”一词的贬义色彩,但仍有不少人用该词表达“情谊、缘分”的意味。

羁绊的释义

通俗性欠佳

用大白话说就是:想聊的都聊了,但讲得不好。

出现通俗性问题,不是词不达意,就是句式逻辑过于复杂。初稿在此方面是缺乏时间斟酌的。

写作是了解自己的过程,也是和读者沟通的过程。

你真的清楚自己想表达的观点吗,还是只能拾人牙慧?能用大白话讲得简单明了吗,而不是照本宣科?

自媒体写作,想要读者跟上你的思路,就得动脑思考怎样表达更为合适。

写作懒于思考,注定会遇上通俗性欠佳的问题,如果文章只写给自己看,那么日记、本地文档似乎是更好的载体,无需琢磨如何沟通。

倘若真有清晰表达的意愿,想让文章有市场,可以多用比喻和类比,以事物间的共同之处来解释观点,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文章的易读性。

除此之外,有一些句式会加重读者的理解负担,不推荐使用,可以参考《写作时应尽力避免的三种句式结构》这篇文章。

措辞语气欠妥

初稿容易疏忽了语气,语气不当是常被忽视的问题。

这里的语气不是文法范畴的语气,而是措辞的情感色彩,是读者从文章中读到的情绪,比如愤怒、开心、冷静、悲伤等等。

恰当的语气,让读者更有读下去的意愿。不论是写作还是日常交谈,沟通态度直接决定了对方的反馈方式。

我时常接到推销电话,部分销售员开口的第一句话是:这里有某某奖励,你为什么不来领?

不知各位听到这样的语气会作何感想,反正我是这么想的:我还就不领了,怎么着吧。

对读者而言,阅读文字,就是聆听作者说话,如果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指责对方的不是,读者可能会被激发出对抗的情绪。

读者愿意抽空阅读我们的文章,我们理应以友好的态度与之交流。

交流是平等的,即便我们的本意是友善的,写作也应尽量避免出现歧视意味的语气,减少不必要的误会。

我认为,理想的措辞语气是不指责,不愤怒,也不谄媚,用平实冷静的口吻说事,总会有读者愿意驻足聆听。

内容信息不完整

简单说就是:该讲的没讲。

初稿容易出现内容完整度的问题,越是长文,越应该认真审视。

文章由结构和内容组成,这里说的不完整是:结构与内容至少有一个出了问题,要么遗漏了的重要信息导致观点不全,要么结构完整但内容过于单薄。

结构是文章的版块与章节规划,最常见说法,是将文章简单拆分为开头、中间、结尾。

但我认为,如此的分割方式,在实际写作中缺乏指导意义。

自媒体文章更适合以观点分割章节,内容则围绕着观点进行拓展。

如果文章结构混乱,说明写作规划出了问题,作品的观点未能明确,写手陶醉于讲述细节,没有认真琢磨版块划分。比方说:

一篇介绍四季的文章,作者却只安排了三个版块,详细讲述了三个季节的回忆故事,还有一个季节简单带过。

如果文章内容单薄,就好比空谈观点缺乏论证过程,提出问题但不给予解答,缺乏递进关系省略重要内容。比如:

同样是介绍四季,作者仅概述了地球的自转、公转就草草收场了,各季节的时间划分、气候特征等重要内容没讲。

不打草稿、缺乏规划,特别是东拼西凑写复杂的长文,易出现内容信息不完整的问题,但只要不是落笔生根,就还有优化文章的机会。


创作初稿时,容易陷入不理智的状态,很难客观冷静,具体参考《如何在写作时平衡表达欲与自我批判?》这篇文章。

优秀的作品耗费心血,想让文章焕发光彩,就要洞悉自己的心智活动,检视思考过程,不断重读文章。

初稿的种种瑕疵,催生了修改文章的必然性,其过程,也是在理清你与自己的关系。


德尔文很喜欢伊藤计划所著小说《故去者之国》中的一句话:思考先于语言,灵魂先于思考。

本文不探讨其哲学含义,但仅从字面角度理解,写作又何尝不是这么回事呢?

你要有思考,才能写出严谨的文字;你要有灵魂,才会进行深度的思考。

2024-02-10

从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谈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

 德尔文曾经对学习缺乏系统性理解,认为学习就是上课学好专业知识,余下时间读一些课外书丰富视野。离开校门后,我才慢慢察觉以前的想法有多么浅薄。

学生时代,受周身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周围人的说法和做法,会极大程度制约你的思维。

进入社会,学习不再是掌握课本知识和看课外书那么简单,目的性应该更明确,为此,你需要区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特点,及其应用场景。

知识的理论与实践

谈论这个话题之前,容我先解释什么是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知识之间存在包含或依赖关系。

知识的广度,就是该知识结构包含了多少个自成门派的领域,解决“是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比如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从属于计算机科学,会软件设计的人未必研究过人工智能,学了人工智能对他来说是锦上添花,可能提升效率,但不影响基础的工作。

知识的深度,就是在该领域下,对各环节之间依赖关系的理解程度,探索“为什么”的问题。

比如很多人都会做红烧肉,但未必能用好食材、控好火候。有的人能做出好吃的红烧肉,是因为他对这道菜品的理解更深刻,对食材选料和制作环节的把控更到位。


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主要研究某一领域“是什么”和“怎么做”。

还是拿红烧肉举例,你要先知道红烧肉是什么菜品,需要哪些食材和调料,还得大致清楚其烹饪流程。

理论学习能拓宽知识的广度,学了红烧肉,你可以顺便学习红烧排骨、红烧鱼,巩固红烧这一烹饪方法。

人们常说“要直接实操,不要刻意去学理论知识”,而我认为该做派对知识缺乏敬畏之心。

简单领域姑且不论,但在复杂领域,先学习理论知识还是很必要的,如果在对一个领域缺乏基本认知的情况下,就贸然进入实战,容易陷入手足无措的境地。

早有前人将自己走过的弯路,整理成知识告诫后人,却常有后人因为血气方刚,对宝贵的理论经验无动于衷,导致历史重演。

比如很多人想在互联网掘金,不研究平台规则,不学习平台运营知识,直接实操自媒体项目,结果被永久封禁了实名账号。

因为缺乏调研,你不得不在反复试错中寻找正确的路径,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甚至一错就是好几年。

而理论学习可以节省不少走弯路的时间。

在商业或投资领域,如果不重视理论学习,甚至可能产生不必要的巨额财产损失。

实践学习

但一味沉迷于理论,或是只学习理论知识,会出现两个问题:

  1. 容易陷入心理上的舒适区,觉得什么都懂,甘愿做纸上谈兵的梦想家。
  2. 缺乏对领域的深度理解,只会做简单的,不会做复杂的。

知识的存在是为了解释现象、解决问题,如果你在学习了一门复杂的新知识后,仍没法用它解决现实需求,那么请务必开始实战。

实践学习就是从实战中获得反馈,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

我认为,知识深度只能通过实践来慢慢领悟,光依靠理论学习,无法检验某个流程正确与否,无法直观感受各环节之间的依赖关系。

实战无法提升知识的广度,但可以加深你对知识的理解,增加解决问题的质量与效率,甚至搞定别人无法解决的难题。

但在某些情况下,实践不一定能加深对知识理解:

  1. 这门知识压根没有深度可言,只需程序化步骤就能完成工作,再怎么研究改进,能获得的回报都相当有限。
  2. 这门知识很少解决你的现实问题,它对你而言是伪需求。
  3. 对于这门知识,你并不必掌握太深,就足够解决问题了,自然没有精进的需要。

所以在学习某知识领域之前,你应该认真思考:它能解决什么问题,你是否真有用它解决特定问题的需求,你需要学到什么程度。


即便走出校园,我认为,也还是应该继续学习,在人生中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学习环境会对人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健康的学习氛围,正确的学习观,会让人少走很多弯路。

针对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需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用理论学习提升知识广度,以实践学习探索知识深度,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