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上,人们制造、散播、消费内容。如果说食物链代表物质与能量的流动,那么互联网就存在内容与信息的流动。
德尔文发现,从网络的信息传递规律中,大致可分离出三类群体:创作者、转述者、默识者。
而本文,即探讨上述群体在互联网内容传播中,分别处于怎样的定位。
创作者生产内容
我认为,网上一切可以被人理解的媒体,比如视频、音频、文章、图像等,要么出于某人之手,要么由某人借助程序生成,即内容是凭借人的意志制成的。
这里不妨把从无到有推动内容落地的群体,称为创作者。
创作者位于信息链条的顶端,他们会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作品雕琢成特定模样,而不是复制粘贴网上现有的内容。他们的作品,传递的可以是感官艺术、情绪、故事、观点、经历、理念等,无关真实与虚构。
中文有个成语叫“依葫芦画瓢”,意思是照着葫芦画葫芦瓢,表示全然照搬与模仿,没有一丝创新或变通。
而潜心钻研原创的人,普遍不满足于现有内容,要么创作时,没找到可供参照的“葫芦”,要么作为成品的“葫芦瓢”,没法达成令他满意的效果,于是只能在创作时填充个人理解。
原创是件辛苦的工作,作者付出的心血越多,对作品普遍越珍重。
创作者将作品发表在公开的互联网上,不论是出于自我实现还是商业目的,亦或只是纯粹喜欢表达,多少都希望作品能获得一定关注。
转述者接收并转发他人内容
创作者独自一人的传播力有限,因此需要助力。
这里把协助创作者传播内容的群体,称为转述者,其普遍手法是复制粘贴。
但是,转述者在转发的过程中,如果对原内容进行了大幅修改,或掺杂个人想法,使之背离创作者本意,那么,此番传播的性质就由“转发”变为了“再创作”。
比如,小张在某论坛上发表了一篇长文,小李和小陈另起新帖,其中,小李整理了文章纲要,并从原文摘抄了数个颇具代表性的案例;小陈则发表了读后感,大肆批评文章的核心理念,并以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补充说明。
在上述例子中,小李原封不动转述文章中心思想,是转述者;而小陈借文章发表个人看法,背离了作者本意,是创作者。
这点应该不难理解,某人在转述一篇文章时将其扭曲,导致原本信息失真或失效,那他就没有承接传播该条信息的职能,不应算作转述者。
转述者一般追求转发内容带来的回报,比如完成传播可获得抽奖名额,或是借助转发优质内容积累粉丝、博取关注,但其中也有人只是单纯喜欢分享。
默识者只接收内容
“默识”一词取自成语“默而识之”,“默”有一言不发之意,“识”有感知、认识之意,在本文中,用于指代网络上默不作声接收信息的群体。
有人会问,网络用语“潜水”和所谓“默识”不就一个意思吗?
其实,两个词的运用场景不同,前者强调人际沟通,适用于交流氛围浓厚的社交平台;而后者强调信息处理,适用于整个互联网。
严格说,大多数网民,不论主动与否,都充当过默识者的角色。
默识者不同于转述者,他们沉默寡言,不转发内容,不发表评论,是网络信息生态中沉默的大多数。
默识者位于信息链条的末端,他们终止了内容的传播,就像是色彩中的黑,吸收所有可见光,又不反射任何光。
转述者的互动行为会让信息升温,而默识者的做派则会让信息的热度下降。
一条信息在传递时,如果触及的默识者比重越变越多,其散播效果会越来越差,最终沉没于繁杂的数据汪洋之中。
虽说默识者缺乏互动,但他们同样会将信息为己所用,比方说满足情绪需求,了解相关知识,或解决现实问题。
从影响力的角度出发,创作者和转述者,有机会成为大博主,前提是其内容有受众,于他人有价值;而默识者不能成为博主,毕竟他们不创造,也不传递有价值的内容。
本文主要讲述,不同群体在网络信息传递中的作用,观点可用一句话概括:在互联网信息生态中,创作者主生产,转述者主转发,默识者只接收内容。
当然,信息传递的真实情况更复杂,需要考虑如传播的时间延迟、信息的交叉影响等问题,但这些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畴。